喜歡上彭佳慧,是從《我是歌手》這個節目開始的。她被說是鐵肺歌后、實力派唱將,但是在那感染力十足的聲音背後,我聽到更多的是真誠。
今天去聽了彭佳慧的演唱會,度過了非常美好而愉快的一個夜晚。好多首都讓我想站起來跳舞,還有好多首讓我忍不住閉起眼睛享受每個音。
11/28是台北的最後一場,以《舊夢》,以《經過》結束。唱《經過》,彭佳慧還說:「謝謝陳國華(交往過12年的無緣前男友)寫這麼好的歌給我」。演唱《走在紅毯的那一天》前,她特別說:「這次我要笑著唱。」
《What’s up》熱力十足、游刃有餘,完全展現了多年的pub駐唱功力。聽的時候,我深深覺得,今晚已經值得了。《幸福的小調》的轉音,好聽到簡直讓人流耳油。我唯一一次落淚是為了原唱為張國榮的《我》,安可曲《鏡子裡的我》有一點點像是彭佳慧版的《我》。我覺得《我》比較優雅,《鏡子裡的我》有點用力。
不過彭佳慧的歌幾乎都是有力道的,歸納起來似乎有兩種曲風,一是「愛到深處,受盡折磨」,例如《相見恨晚》、《死心眼》,套句她今晚自己說的話是「糾結」。二是「直率俏皮,享受現在」,例如《敲敲我的頭》、《風流女生》。
彭佳慧2013新專輯《醉佳時分》的歌大多是翻唱,我特別喜歡陳奕迅的《好久不見》。今晚可以感覺到,彭佳慧真的很喜歡《鹿港小鎮》和《那一夜你喝了酒》。前者的確唱出了新意,後者我還是比較喜歡陳淑樺和李宗盛的版本。齊秦的《殘酷的溫柔》,彭佳慧在《我是歌手》節目詮釋的超級棒,超越齊秦,這次沒收錄真可惜。
專輯的3首新歌中,辨識度最高、形象最鮮明的是爵士調的《有夢挺快樂》。By the way,專輯名稱和封面設計,我都不是很喜歡。
我最喜歡的段落是unplug,彭佳慧和兩個吉他彈得超棒的男人,坐在高腳椅,輕鬆自在的談話與演唱。整個台北會議中心彷彿變成了小pub。不過,最讓我動容的一幕是彭佳慧回憶他爺爺,然後和妹妹彭佳霓一起演唱爺爺生前喜歡唱的日本歌。
舞台視覺幾乎都是靠影像投影與燈光變化,舞群出現沒幾次,沒什麼特效設計,主要是表現歌藝,以及和歌迷親切互動。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演唱《走在紅毯的那一天》時,階梯式舞台出現一條紅毯,然後慢慢變成整片舞台都像鋪著典雅的紅色絨毛地毯。
前年因為生產雙胞胎,從鬼門關走過一回的彭佳慧,對於還能活著演唱的每一天都充滿感激。她說:「我1996年出道,今年是第17年。在歌壇,我一直很努力,也非常感謝一路上幫助我的人。」感性的話語,使演唱會的後面像個感恩晚會。讓人對她一路的辛苦感到不捨,但也對她目前的幸福家庭+重新受矚目感到高興。
她這場睽違多年後的大型演唱會,宛如17年歌壇路的一個小爆發,我能趕上,是一種幸福。
她的歌,我最愛的其實是《甘願》。真希望下一張專輯,能聽到她唱完整的台語歌與客家歌。